阿里云推出CIPU 首次年度盈利后重仓“算力”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此前阿里巴巴发布2022财年Q4及全年年报,算力阿里云迎来13年来首次年度盈利。阿里不过相比2021财年的云推同比增速50%,2022财年阿里云收入同比增23%,出C次年增速有所放缓。度盈
盈利之后阿里云的利后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外追赶亚马逊,重仓对内应对不断的算力新增玩家,阿里云的阿里下一步备受关注。
“阿里云今年最重要的云推策略是’B2B’,是出C次年’Back to Basic’,回到云计算的度盈本质,坚持技术’长征’。利后”6月13日阿里云线上峰会上,重仓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这番表示,算力等于间接回应了阿里云实战年度盈利之后的下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峰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CIPU(Cloud infrastructure Processing Units),作为新型云数据中心设计的专用处理器,张建锋表示未来将替代CPU成为云计算的管控和加速中心。阿里云选择继续深耕“自研”,重仓“算力”的用意十分明显。
争夺云计算定义权
为什么要推动从CPU向CIPU的转变?
张建锋认为,过去十多年,云计算技术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分布式和虚拟化技术替代了大型机、小型机,满足了当时企业业务扩展带来的算力弹性需求;第二阶段出现了资源池化技术,把计算和存储资源分离,再规模化编排和调度,提供了超大规模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池。
这两个阶段的演进推动云计算发展,但它们都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法,基于传统的以C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去做优化,已经触及瓶颈。近年来,云上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密集型的计算越来越多,不断提高对低时延、高带宽的云计算需求,这些需求很难通过传统体系结构去满足。
“这几年,我们看到云计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越来越接近于下一个时代。”张建锋表示,新一代的云计算要从数据中心的内部做体系化创新,从以往的以C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进入以CI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
在这个全新体系架构下,CIPU向下对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快速云化并进行硬件加速,向上接入飞天云操作系统,将全球数百万台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张建锋表示,新一代的云计算要从数据中心的内部做体系化创新,从以往的以C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进入以CI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
“这将是中国争夺云计算定义权的重要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对《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云计算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换期。过去这些年,在云计算领域我国主要在软件层面有所创新,发展了一些开源生态,但还是在传统IT的格局下追赶。现在阿里云提出了CIPU 技术,把上一代计算架构的中心完全打破了,在基础技术上实现了世界领先,和国际IT巨头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他们提出了CIPU,使得中国在争取云计算的定义权中处于有利位置,改变了原本由西方技术制定的游戏规则,让我国IT产业建立了全球领导力。这一改变格局的事,让我对中国在下一个技术时代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表示乐观。”郑纬民说。
“自研”技术派
在云市场上,阿里云的形象是“自研技术派”:以价格和技术优势打市场,既竞争也欢迎合作。
国内市场上,阿里云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在全球市场上,Gartner统计显示,AWS市场份额为38.92%,阿里云仅有9.55%。而在亚太地区,阿里云则以25.53%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但是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要保持高速增长并不容易。此前财报解释称,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行业的头部客户由于非产品相关原因逐渐停止在其国际业务中使用阿里云服务,以及中国互联网行业客户需求放缓。
财报显示,在用户规模上,阿里云付费客户数量超过400万户。在国内市场,除了互联网行业的用户,在过去几年中阿里云已经有意识将触觉探向更多垂直行业。2021年,云计算市场的发力点转向了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工业、交通行业。在挖掘互联网行业的同时,探向这些传统垂直行业,阿里云需要更多的打磨。
一个明显的路径是阿里云选择做“技术派”,更多攻向自研。阿里云自研出飞天云操作系统,并构建出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此次发布的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推动云计算从以C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进入以“飞天操作系统+CI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
在2021年11月发布的2021年Gartner IaaS + PaaS综合解决方案记分卡中,阿里云的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所有被评估的全球供应商中得分第三高,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核心能力中,阿里云也均获得最高分。
在聚焦底层技术的同时,阿里云迅速推进国际化战略。过去一年内,阿里云新增了五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和德国。财报显示,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7个地域运营着84个可用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不过这些也许只意味着阿里云为新一轮的冲刺做更多的准备,在国内市场谈到竞争时,张建锋表示,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关系。
记者从阿里云内部得到证实,这样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一直存在。“云市场足够大,很难一家吃下一个超级项目。经过比较后,可能各自负责擅长的部分。”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预计到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几年有3倍增速的可能性,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在财报后的分析师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如此表示,“我们需要同各个行业的SaaS服务商,以及生态伙伴积极合作,共同探索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