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实体经济基本盘,全国消费品工业利润十年增长六成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9月14日,筑牢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发布会第七场,实体主题为“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经济基本提品质、盘全创品牌”。国消工业记者从会上获悉,费品党的利润十八大以来,消费品工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年增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23.7%,长成达到17.2万家,筑牢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27.9%。实体

的经济基本衣食住行、育教医康养……消费品工业是盘全同人民群众生活结合最直接、最紧密的国消工业行业,是费品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满足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吸纳社会就业、扩大外贸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基本盘。

党的十八大以来,消费品工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23.7%,达到17.2万家,占全国工业38.5%;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27.9%,营业收入、行业利润十年来分别增长35%和64.5%;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约2700万,智能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我国百亿规模消费品企业有150家,轻工、纺织出口额占全球3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用最短时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新冠病毒疫苗生产线,不仅充分保障国内接种需求,也为支援全球抗疫作出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消费品生产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000亿元增长到5000亿元,洗碗机、扫地机等新品类家电发展迅速,新型耐用消费品加快进入寻常百姓家。高效变频压缩机、圆珠笔头等关键部件取得突破,可穿戴智能设备、功能性服装等创新产品日益增多,恶性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消费品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稳步提高。消费品工业领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取得积极进展,个性化定制模式广泛推广。服装、家电、制鞋等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婴幼儿配方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前10位家电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合计占全行业接近70%。运动鞋、自行车、美妆产品不仅国内热销,也成为海外“爆款”,老百姓对“国潮”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我国现已建成覆盖面广、结构相对完整的消费品工业体系,有力保障了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的各类民生产品供应。下一步,将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筑牢医疗物资保障防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推进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