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试飞楼”见证中国航天艰辛探索之路 正文
时间:2025-07-07 04:10:4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院区内,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门前大树笔直挺立,红砖白墙相互映衬。这座被称为“试飞楼”的小楼,与之后建起的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比,显得年代久远,但它在老一辈“火箭院人”心中占据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试飞楼院区内,有一座不起眼的见证艰辛三层小楼,门前大树笔直挺立,中国之路红砖白墙相互映衬。航天
这座被称为“试飞楼”的探索小楼,与之后建起的试飞楼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比,显得年代久远,见证艰辛但它在老一辈“火箭院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中国之路地位。
小楼南边,航天过去建有一条飞机跑道。探索一段时期,试飞楼地处这里的见证艰辛211厂以维修飞机为主,小楼主要用于飞机试飞时开展指挥和观察工作。中国之路这也是航天“试飞楼”名称的由来。
上世纪50年代,探索211厂划归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火箭技术研究院前身),并作为导弹试制总装厂。“试飞楼”由此完成了从维修飞机到研制导弹的使命转型。
那时,工厂环境非常艰苦,科研设备极度匮乏。但职工们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尽快研制出国产导弹。越来越多的青年才子,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着发展导弹事业的宏伟图景。
陆寿茂是总体设计部原四室技术员。回忆往事,他历历在目:“一张桌子旁挤了好几个人,桌子腿高低不平,只能在下面垫块砖头。有一次,我们把图纸铺在桌子上看,因为人多,一下子把桌子挤翻了。低头一看,原来是桌子腿从砖头上掉了下去。”
比起工作环境的艰苦,任务更是严峻的挑战。“试飞楼”里,科研人员加紧翻译、学习技术资料和图纸,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原研究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所长陈奇妙回忆说:“拿到导弹图纸后,第一件事是描图——先把描图纸盖在原图上,用鸭嘴笔蘸着墨汁一点点描,再把全套原图描出来后晒图,交给工厂生产。为了赶进度,10多个描图小组,每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忙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任务。”
导弹制造和飞机维修完全不同,飞机维修靠的是铆接,而导弹制造以焊接为主。大多数生产工艺,需要从头学起。工厂先后派出部分员工出国学习焊接技术。他们十分珍惜难得机会,为了练习焊接技巧,有的师傅胳膊上绑了沙袋。
研制导弹过程中,很多师傅干脆抱着被子住进工厂,白天黑夜“连轴转”。锻造需要进口某大型设备,要等3年才能到货,工人们不等不靠,用12磅重的大锤手工校正,硬是“敲”出了合格产品。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难也要造出中国人的‘争气弹’。”
长空万里东风起。1960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我国导弹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仿制成功只是开始,想要自主研制,前方的路途更加艰辛、更具挑战。广大科研人员充分挖掘东风一号导弹的潜力,“小步快走”开展自主研制工作。研制东风二号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工人们晚上加班肚子饿得厉害,就把皮带向里勒紧一个扣,实在难熬时就冲一点酱油汤充饥。
1964年,东风二号发射成功,翻开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崭新篇章。
为响应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火箭院人”向新的科研方向进军:制造能把卫星送上天的火箭。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要发射卫星,必须研制更新、更大、更多的火箭。一位老专家回忆起那段几乎“从零起步”的经历,打了个形象比方:“就像你要吃馒头,馒头买不到,面粉也买不到,甚至连小麦也买不到。你要开荒种麦子从头来。”
研制火箭,动力先行。新火箭使用的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发动机,研制这种发动机,必须克服“高频不稳定燃烧”的世界性难题。火箭发动机专家马作新回忆说,几个方案来回比较,反复求证结果。“一遍不行搞两遍,两遍不行就一直搞,总要比之前好。”长夜青灯,科研人员咬牙坚持,有人犯困了,就掐自己大腿提神。经过上百次试车,他们终于攻克这道技术难关。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伴随着长征二号系列、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等型号研制成功,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型谱变得更加丰富。1999年11月20日,火箭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枚大推力载人火箭——长征二号F首飞成功,其设计可靠性非常高,被誉为“神箭”。如今,“神箭”已将我国多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等重大航天任务,这些型号运载火箭也从未缺席。
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一代代“火箭院人”的幕后托举——
特种熔融焊接工、全国劳动模范高凤林,凭着一手焊接绝活,助推我国90多颗卫星安全顺利上天;特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利萍,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她加工的零件精度达到微米级,拥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试飞楼”,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艰辛探索之路。2020年,这座小楼改建为厂史馆,再次焕发生机,成为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的精神地标。
走进厂史馆,沿着脚下的时间轴线,目睹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仿佛进入了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隧道。历经数十载风雨沧桑,“试飞楼”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相伴而行,记录成长和跨越的飞天故事,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正在激励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解放军报记者 李由之 通讯员 赵静)
华为宣布加入国际电联P2C数字联盟2025-07-07 03:46
文旅部: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2025-07-07 03:45
不到4亿,GAP为何割肉卖给乙方?2025-07-07 03:20
对等报复驱逐俄公民事件!俄禁止100名加拿大人入境2025-07-07 03:15
印尼防长表示印尼很荣幸同中、美成为好朋友,外交部回应2025-07-07 02:55
今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20例社会面筛查人员,详情公布2025-07-07 02:37
重磅!洛阳“商转公”政策公布2025-07-07 02:03
1—10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2025-07-07 02:03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2025-07-07 01:40
上市航司最新经营情况来了!这一数据降幅超五成,两大航司合计300亿定增刚获通过!2025-07-07 01:37
欧美反垄断机构紧追不舍,美国科技巨头“腹背受敌”2025-07-07 04:01
地产行业掀“涨停潮”,“深埋”已久的公募基金迎来春天?2025-07-07 03:21
德国10月批发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降至17.4% 创俄乌冲突以来最低增速2025-07-07 03:10
石家庄部分药店多种抗病毒药物断货,连花清瘟胶囊仍有供应2025-07-07 03:01
2022新职业:火锅料理师人才稀缺,一线员工流动性大2025-07-07 03:01
免费获得游戏皮肤、明星签名照?网课期间这些诈骗套路须警惕2025-07-07 02:56
美媒:推特广告商流失加速,大量客户向其他平台转移、难以迅速回归2025-07-07 02:45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强品牌未来——习酒集团科技创新大会召开2025-07-07 02:43
超200亿“顶流”女基金经理袁芳离任 这些“实力战将”接过交接棒2025-07-07 02:35
美联储副主席称可能“很快”会放缓加息步伐2025-07-07 01:28